【活動一】網羅百川-網站探索
ㄧ、引起動機:
1.不同時代,人與河川的關係,以及愛護河川概念都不盡相同。從以前的防洪築堤到近年的生態工法、綠美化,你對於台灣河川治理有多少認識呢?而你有聽說有哪些河川整治成功的例子值得介紹給大家的呢?
2.將全班分為五組,分別以淡水河、基隆河、愛河、冬山河、曾文溪等河川作為各組探究主題。
二.分組討論與報告
1.上網搜尋資料:
至電腦教室上網搜尋各組河川整治相關資料。
2.製作簡報:
請各組將所搜尋到河川整治相關資訊加以討論並做重點歸納與整理(如河川整治前情形、整治方式、整治成效…等),並製作成PPT簡報。
3.分組報告:
請各組做重點整理報告並提問三個問題,驗收同學學習成果,
4. 填寫【主題探索評量表】記錄小組成員合作情形及各組報告重點並評分。
三、統整活動:
介紹網路Google地圖,利用Google地圖尋找各組介紹的河川的所在位置並再做一次學習重點回顧。
【活動二】周「游」列國-影片欣賞
1.在了解國內河川整治的大約情形後,接著看看國外兩個河川整治的案例:日本經驗-古川町及韓國經驗-清溪川,一起探究其中是否有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地方。
2.在影片播放前先利用網路Google 地圖帶領學生看看日本谷川町、韓國首爾清溪川的位置,加深學生對世界地圖地理位置的概念。
(一)日本經驗-古川町
◎影片名稱:
城市的遠見-古川町物語(公共電視)
◎內容簡介:
古川町,一個位於日本關西岐阜縣的山城小鎮,人口只有一萬六千人,四面翠綠的山脈,清澈的溪水,環抱著與世無爭的山居歲月。 這個風光明媚的小鎮,最令人稱道的,倒不是四週的自然景緻,而是歷經四十年持續不斷的社區營造。古川町的全體居民身體歷行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其成功多樣的社區營造活動及成果,獲得了日本「故鄉營造大獎」。古川町是日本社區營造成功的典範之一。
在這兒有條流過古川町市區中央的瀨戶川,寬約一點五公尺,在一九六O年代,也是淤泥滿溝、髒亂不堪,但當地居民全體總動員,一起拿起水桶等清理,這項「使社會更光明、使街道更美麗運動」,獲得熱烈迴響,古川町的社區改造運動因而萌芽,而共同把三千多隻鯉魚養得肥肥的,並保存溪流的清澈,成為全鎮共同責任。(摘自公視介紹文字)
(二)韓國經驗-清溪川
◎影片名稱:
建築奇觀.改造韓國首爾市(Discovery)
◎內容簡介:
清溪川是韓國首爾市中心的一條河流,全長5.8公里,在匯入中浪川後流往漢江。
韓國在1950至1960年代,由於經濟增長及都市發展,清溪川曾被覆蓋成為暗渠,清溪川的水質亦因廢水的排放而變得惡劣。在1970年代,更在清溪川上面興建高架道路。
2003年7月起,在首爾市長李明博推動下進行重新修復工程,不僅將清溪高架道路拆除,並重新挖掘河道,並為河流重新美化、灌水,及種植各種植物,又征集興建多條各種特色橋樑橫跨河道。復原廣通橋,將舊廣通橋的橋墩混合到現代橋樑中重建。修築河床以使清溪川水不易流失,在旱季時引漢江水灌清溪川,以使清溪川長年不斷流,分清水及污水兩條管道分流,以使水質保持清潔。工程總耗資9000億韓圓,在2005年9月完成。清溪川現已成為首爾市中心一個休憩地點。
四、問題討論:
老師發下學習單並與學生做下列問題討論。
1.看了國外河川整治的兩段影片後,讓你印象最深刻是哪一條河川?為什麼?
2.請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兔坑溪(配合文字描述)。
五、統整活動:
介紹網路上河川整治的相關網站,希望學生們課後能多搜尋相關資料加深學習效果。
如:經濟部水利署主題網、我愛河川教育網站等。
六、延伸活動:
可配合藝文課.利用水彩畫畫出理想中的兔坑溪。
主題:快樂溪邊行、溪流多美麗、美麗的小溪、還我一條乾淨的河…
【活動三:取經之行-建安溯溪】
ㄧ、認識建安:
在新店與三峽交界處的安坑裡,一條美麗的溪流─鹿母潭溪蜿蜒的流過社區,為居民帶來了甜美的飲水,豐潤了這裡的土地,滋養了豐富的農作物,是孕育社區居民的源頭,更是社區居民最珍視的水資源;位於安坑社區內的建安國小,一群有心環保的師生們,發動了橫溪流域的三所國中小學,成立了「橫溪流域護溪聯盟」,發動學生與家長共同進行護溪清溪與淨溪的活動,以實際行動進行保護溪流、愛護家園,期待保護珍貴的水資源,永續經營美麗的家園,他們從調查溪流生態開始,檢驗溪流污染情況,在進行溯溪、溪流課程時,同時進行清溪、護溪行動,讓學童瞭解保持溪流環境的重要,建立學生環保的觀念。
二、介紹建安國小溪流教室教學網站:
活動前,先利用網路設備帶領學生連結至建安國小溪流教室教學網站以了解建安國小的溯溪教學相關課程。
三、安排實地走訪台北縣建安國小進行校外參觀-溯溪之旅,希望透過溯溪活動,讓學生更親近溪水、愛護溪水,並激發其關懷周遭環境的情懷。
四、溯溪活動流程:
1.介紹溯溪活動流程及溯溪裝備解說。
2.穿上裝備,做暖身操並叮嚀溯溪注意事項。
3.溯溪去囉!
五、統整活動:
填寫溯溪之旅學習單
1.這次的溯溪之旅,相信大家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請你說說溯溪應有的基本裝備有:
2.這次的溯溪我們進行了許多水上活動,例:打水仗、渡潭、打水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項活動?
3乾淨的溪流蘊藏豐富的自然生態,有乾淨的溪流我們也就能從事許多水上活動,請說說這次參加溯溪活動的心得與感想。
六、延伸活動:
可配合語文課寫作文「溯溪之旅」
【活動四:見「謙」思齊-讀報教育】
老師發下讀報單並利用電腦單槍設備呈現九十七年四月六日國語日報第15版「吳秉謙為河川發聲」報導,
ㄧ、請學生先默讀報導內容。
二、分組朗讀報導內容。.
三、填寫讀報單
1.共同討論找出報導中的5W1H,加深對報導的認識。
Who(誰)
When(何時)
Where(在哪裡)
What(什麼事)
Why(為什麼)
How(事情經過)
2.利用網路設備實際連結至小台江河流網,一起看看小台將河川巡守隊是如何為河川發聲的。
3.請學生說一說看了這篇報導及看了他們所建立的部落格後的想法,有沒有值得效法或學習的地方?
4.請列舉一些你能為我們家鄉兔坑溪做的事:如:定期檢測水質、定期淨溪、到社區宣導護溪運動、要求工廠興建污水處理場、發現有污染河川的狀況立即檢舉、清洗碗筷不使用清潔劑…等。
四、教師歸納學習重點:
※愛鄉護溪的具體作法
1.除政府與專家學者之外,在地民眾才是讓河川生命得以復甦的關鍵,唯有讓家鄉民眾活化組織起來,家鄉的溪流才能有不絕的活水源頭。
2.關懷與督促-發現非法傾倒廢土或不明污染物倒河川時要查報處理,多加關懷維護水質的品質。
3可多參與環保團體舉辦的環保相關活動,關心環境保護,了解自己生活週遭水源的狀況,並多加維護水質的品質。
4.全民一起關心污染問題,讓每一條河流恢復清澈面貌。 |